聚芯产业 创芯生态,江北新区“芯片之城”高质量发展论坛举办
发布日期:2021-11-20 11:52
浏览次数:次
11月19日,以“聚芯产业 创芯生态”为主题的江北新区“芯片之城”高质量发展论坛暨ICisC/NICT 5周年活动在南京集成电路培训基地举办。江北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潺嵋,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祝世宁,江苏省半导体行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江苏省集成电路强链工作专班首席专家于燮康,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主任、南京集成电路培训基地主任时龙兴,安徽省半导体行业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陈军宁,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何军,江北新区研创园党工委领导及南京市集成电路产业链专班、市发改委、工信局和江北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行业专家学者、高校代表、企业代表等参加。
大会全面回顾了江北新区“芯片之城”5年来产业发展和产业生态打造成果,见证了国家芯火平台(南京)在协助“芯片之城”生态打造实践中的思考和成效,探讨了新形势下区域集成电路产业生态打造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江北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陈潺嵋在致辞中表示,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南京集成电路培训基地成立5年来,充分发挥了国家“芯火双创平台”的优势作用,充分彰显了作为集成电路专业服务机构的资源汇聚能力、技术支撑能力、成果转化能力、人才培养能力和生态打造能力,已成为江北新区高质量建设“芯片之城”的中坚力量。希望以今天的大会为新的起点,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和集成电路培训基地能够以更高标准、更优服务打造更高水平的产业生态,助力江北新区“芯片之城”建设开启崭新篇章。
由于疫情关系,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主任沙南生视频致辞,他表示,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是长期持续的升级过程,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是推动产业基础再造的中坚力量。未来,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将进一步加强与江北新区的互动,继续与新区共同开展区域试点工作,打造区域示范样板,持续帮助支持区域产业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在今年还开展了对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情况的评估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专项一处处长衣丰涛线上发布《江北新区集成电路区域产业评估报告》,评估报告指出,江北新区经过五年的快速发展,“芯片之城”已初具规模,在产业发展方面,集成电路及相关企业的产值已达到了稳定的水平,龙头和骨干企业不断集聚,产业发展完成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跨越式发展。在生态建设方面,产业政策比较完善,公共服务卓有成效。在创新能力方面,依托南京科研资源优势,集聚了国内外顶尖的创新资源,聚焦集成电路前沿创新,打造创新资源协同的创新体系。经过科学的规划,江北新区走出了一条科学的发展道路。
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主任、南京集成电路培训基地主任时龙兴发表《"芯片之城”生态打造的实践和思考》主题报告。报告从区域产业生态的理解、“芯片之城”生态打造路径的思考、“芯片之城”生态打造的实践三个方面展开,介绍了国家芯火平台(南京)在与江北新区“芯片之城”产业发展同行的5年中,对区域集成电路产业生态打造的思考与实践。
报告指出,高质量的产业需要高品质的生态,并对全球产业发展先进区域的产业生态打造实例进行分析,提出对区域集成电路产业生态的理解,主要围绕三个维度十二个要素, 区域层面即以政府主导,各方协同,聚焦“产城融合、产业布局、载体配套、政策机制、营商环境”五个要素;专业层面即以政府布局,专业机构实施,聚焦“产教融合、供需贯通、研用打通、芯机联动、产金协同”;生态可持续层面即对内对外匹配对齐 ( 对外与国内外集成电路技术、产业趋势相匹配,对内与区域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齐),且生态打造本身有过程积累和迭代。
江北新区“芯片之城”自成立以来,高起点产业发展与高品质产业生态同步建设。“芯片之城”产业发展高起点起步,对标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战略部署,深耕信创领域,开展EDA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覆盖集成电路完整产业链;面向全球招引产业链龙头企业;布局光电子、三代半、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等新型产业形态;产业规模增速全国领先。“芯片之城”产业生态高品质打造,秉持产城融合发展理念,前瞻性布局产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健全载体配套、完善政策机制,率先布局专业服务体系。
国家芯火平台(南京)在协助新区“芯片之城”生态打造过程中,发挥专业性作用,助推区域层面,主攻专业层面,谋划生态可持续。在专业层面,聚焦5个要素。通过探索CWP人才培养模式,三大赛由区域走向全国,以赛促教,培养掐尖,构建共享实验室,提供专业人才资源服务,践行产教融合加快人才集聚;通过构建EDA软硬件协同设计、域内规模化仪器测试、流片及IP一站式专业共享服务,以专业分析规划布局公共实验室,合理配置资源, 仪器共享平台促进资源高效利用, 提供全球化主流工艺及IP资源渠道,发挥新区仪器共享联盟作用,推动共享服务体系建设,践行供需贯通提升共享服务;通过共同筹建国家级创新中心,汇聚政产学研用创新资源,以产业需求引领创新研发方向,融合高校助推高校成果转化,联动新型研发机构促进区域创新创业,践行研用打通促进创新驱动;通过牵头成立全国首个芯机联动联盟,围绕重点领域开展系列芯机联动对接活动,践行芯机联动推动市场应用;通过协助引入产业基金、建立投融对接渠道,推荐优质项目,践行产金协同促进产业发展。
生态打造在政府布局下,需要发挥专业机构的专业性作用。作为首批国家“芯火”双创平台,国家芯火平台(南京)依托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和南京集成电路培训基地,在协助政府进行生态打造的过程中,主攻专业层面,聚焦重点领域,联动政产学研用金,与企业、新型研发机构、金融机构展开合作,落地一批重点合作项目。
南京江北新区光电集成制程工艺职业教育与产业推进合作项目、集成电路产金融合合作项目、新型研发机构合作项目、EDA产业人才培养项目进行签约。相关项目和服务将进一步加强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夯实企业与高校互动的桥梁,以企业需求为引领,有效促进产业人才提质增量,促进资本与产业协同,助力“芯片之城”生态建设。
活动中,全国首个嵌入式系统设计工程技术人员能力认证考试中心揭牌,中心将为培养满足业界需求的专业型技术人才,提供符合行业发展的能力评估测试服务。
龙芯自主指令集芯片设计联合实验室揭牌,实验室基于“龙芯自主指令集”,开展数字SOC课程建设,助力形成自主芯片IP的生态圈,为集成电路自主产业可控工程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南京大学实习实训基地揭牌,项目将向高校派遣不同领域专家和资深工程师进校,协助高校开展学科及行业指导,同时举办学生实践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及实习机会。
国家芯火平台(南京)充分发挥专业性作用,以需求为导向。
本次活动中,全新升级的“芯上南京”上线试运行发布,“芯上南京”由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与赛迪顾问联合打造,作为全球首个集成电路产业大数据平台,将努力构建服务创新、要素协同、资本助力、政策保障的互动平台。
5年来,国家芯火平台(南京)为区域众多企业提供高端仪器设备专业共享服务,降低企业研发成本,通过公共资源合理配置,发挥好新区仪器共享联盟作用,推动共享服务体系建设。流片与IP一站式服务自全面启动以来,为企业和高校提供了全球化主流工艺及IP资源渠道。活动中,EDA与测试大仪共享、流片、IP服务信息化服务O2O系统的上线发布。
多年来,国家芯火平台(南京)已累计服务企业和高校160余次,服务额度超过2.8亿元,并与一批高校、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从产业发展服务先行到聚“芯”产业、创“芯”生态,国家芯火平台(南京)一直与江北新区产业发展同行,不忘初芯、砥砺前行,培育产业人才,提供专业服务,为江北新区“芯片之城”打造高品质生态。
当下,“芯片之城”正全速迈进,与会领导和专家共同见证了“芯生态”打造“芯产业”,开启江北新区“芯片之城”高质量产业发展新篇章的仪式。现场还举行了聘请时龙兴教授为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主任、南京集成电路培训基地主任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