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IP服务>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一周芯情 | 聚焦本周(2021.7.12-2021.7.18)集成电路行业芯动态

发布日期:2021-08-02 14:58

浏览次数:

一周芯情 | 聚焦本周(2021.7.12-2021.7.18)集成电路行业芯动态


图片






工信部:组建汽车半导体推广应用工作组,保持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7月16日,工信部新闻发言人田玉龙表示,为了积极应对汽车芯片供应短缺问题,工信部组建了汽车半导体推广应用工作组,多次组织召开协调会,充分发挥地方政府、整车企业、芯片企业的力量,加强供需对接和工作协同,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推动提升汽车芯片的供给能力,应该说正在取得一定的效果。后续工信部将远近结合、多措并举,加强供需对接,积极支持替代应用,提升制造能力,继续保持汽车产业平稳健康发展。今年2月,《汽车半导体供需对接手册》发布,具体看《手册》收录了59家半导体企业的568款产品,覆盖计算芯片、控制芯片、功率芯片、通信芯片、传感芯片、信息安全芯片、电源芯片、驱动芯片、存储芯片、模拟芯片等10大类,53小类产品,占汽车半导体66个小类的80%,其中已上车应用的产品合计246款,占收录产品总数的43%。《手册》还收录了26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的1000条产品需求信息,来自一汽、上汽、北汽、比亚迪等14家整车企业和德赛西威、宁德时代等12家汽车零部件企业。

芯观点

我国芯片工业的短板,需要30年以上的长期战略来解决——国家02专项技术总师、中国集成电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叶甜春

7月15日,以突出IC应用为主的“2021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大会暨IC应用博览会”(2021ICDIA)开幕。国家02专项技术总师、中国集成电路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叶甜春发表了以《新形势下我国集成电路创新发展几点思考》为题的主题演讲。信息化时代最基础的产品就是芯片,芯片问题也是事关百年发展的长期战略问题,不是短期应急问题,必须持之以恒去发展。叶甜春表示,芯片工业是我国信息化时代最大的短板,需要一个30年以上的长期战略来解决。全球集成电路60年遵循“摩尔定律”持续发展,从未减缓。但中国经历几个阶段,几起几落,多次另起炉灶不持续;同时,投入不足,过去12年投入大增,但仍未达到需求;另外,抱有幻想,过度信任和依赖全球化,过度强调“有所不为”,不能坚定地建立自主体系,导致“短板问题”凸显;此外,时间也是主要因素,近20年停滞,13年补不回来,我们追赶的是一个快速前进的动态目标。因此,未来,整个产业链的企业不要闻鸡起舞,要稳住阵脚,持之以恒做好自己的事情最重要:从自身发展到全球格局,中国IC产业都需要再定位;最后,技术上实现路径创新才是出路。

中国IDM有机会成长壮大,但切忌一哄而上。——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向东

在苏州举办的中国集成电路设计创新大会暨IC应用博览会上,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向东发表了一个题为《多种产业形态的半导体芯片发展模式》的演讲。他表示,当前国内高门槛行业的整机企业积极导入国产的芯片,这对士兰IDM模式的运行是极大的促进,同时,从当前市场和芯片技术的发展态势来看,中国大陆有机会成长出几家规模较大的IDM模式的集成电路企业(包括存储器企业),但我们要切记一哄而上。之所以会有这种观点,在他看来,这主要与IDM模式运行的企业有较重的资产,芯片生产线的建设、运行、工艺技术研发都要投入较多的资金,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需要金融资本的帮助。

芯资讯


国知局:上半年我国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发证7629件

7月1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第三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介绍了专利、商标、地理标志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半年统计数据信息等内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方面,上半年,我国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发证7629件,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据介绍,上半年专利、商标、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授权量同比增长较快。这反映出我国市场主体创新创造创业更加活跃,同时也是持续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放管服”改革、提高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效率的结果。

北京大学成立集成电路学院

7月15日,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成立。北京大学集成电路学院的成立,是北京大学响应国家号召、服务国家战略,推动我国集成电路学科发展,深化多学科交叉融合,更好地支撑北京大学“新工科“建设,助力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建设,加快集成电路人才联合培养的重要举措。

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成立

7月14日,华中科技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和集成电路学院成立。其中,华中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学院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瞄准集成电路“卡脖子”难题,聚焦集成电路学科前沿,打破学科壁垒,强化交叉融合,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培养国家急需人才,实现集成电路学科国际领跑,支撑我国集成电路事业的自主创新发展,建设存储器、传感器、光电芯片、显示器、化合物半导体等特色方向。

SEMI:半导体设备销量飙升,明年将突破千亿美元
据SEMI最新报告,全球原始设备制造商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在明年将再创新高,预计超过1000亿美元。这与2021年同比提升34%到953亿美元和2020年的711亿美元相比,有了更新的突破。晶圆厂设备部门,包括晶圆加工、晶圆厂设施和掩模/掩模版设备,预计到2021 年将飙升 34% 至817 亿美元的行业新纪录,2022 年将增长 6% 至超过860 亿美元.从地区来看,韩国、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预计仍将是 2021 年设备支出的前三大目的地,其中韩国凭借强劲的内存复苏以及对前沿逻辑和代工的强劲投资而位居榜首。预计 2021 年跟踪的所有地区的设备支出都将增长。
台积电将扩产28nm产能,用于车用芯片等需求
7月12日,据台湾经济日报报道称,台积电为了满足车用芯片、CMOS影像感测器(CIS)、驱动芯片、射频元件等客户需求,规划积极扩大成熟制程的28nm产能,预计未来2-3年,28nm总产能每月可望扩增10万到15万片。台积电今年4月宣布,将斥资28亿美元扩大南京厂产能,台积电规划在南京厂建置月产4万片的28nm产能,新产能预计2022年下半年开始逐步开出,2023年中达到月产规模目标。在海外布局,除了南京厂外,台积电已开始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5纳米厂,预计2024年量产、月产能2万片,并决定在日本茨城县筑波市设立材料研发中心、预计今年完成,将可加强和日本生态系伙伴在三维芯片(3DIC)材料方面的探索。
芯行纪正式启动运营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EDA服务平台
7月12日,南京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以下简称“江北新区研创园”)与EDA数字实现解决方案提供商芯行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行纪”)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即日起,江北新区研创园委托芯行纪启动运营园区EDA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以下简称“EDA服务平台”),并为集成电路中小设计企业提供相关专业技术支持服务。该平台是第一流的完整模拟设计工具、数字实现工具创新型EDA服务平台,其可以支持主流工艺以及到5nm的先进工艺制程的芯片设计,设计企业可以在平台上使用全套经充分验证过的EDA设计软件,平台运营商芯行纪将为企业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技术支持。
紫光展锐发声:未受紫光集团事宜影响
紫光展锐7月12日发表公告称,紫光集团是展锐的股东之一,持股占比35.23%。展锐是依法独立运营的企业法人,自2019年初展锐确立新管理团队后,与紫光集团不存在管理团队及业务的交叉重叠,紫光集团也不直接参与展锐的业务经营、决策。目前我们尚未发现公告事宜会对展锐目前的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直接影响。展锐依然保持着2019年初以来开创的业务上升趋势,产品竞争力和业务营收都在大幅提升,预计今年将迎来更大幅度的增长。全体员工正在积极奋斗,以更好地承担“数字世界的生态承载者”的责任。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